预防保健

News

中医眼科针灸疗法

作者:向圣锦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0/12/21 16:04:08    点击量:    【打印文章】

 1. 针灸为什么能够治疗眼病?
        
针灸是中医药特色疗法之一,针灸治疗眼病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十二经脉中有八条经脉与眼发生着联系,眼针具有止痛消肿,安神定志,理气和血,通经活络的功效。因此针剌眼周特定穴位,可治疗眼病以及一些全身疾病。

2、针灸能治疗什么眼病?
针灸是中医药特色疗法之一。眼与经络关系密切,十二经脉中就有八条经脉直接或间接地与眼发生着联系,同时还有督任二脉等分布在眼的周围,密切了与眼病的关系。因此,一旦经脉失调,就会引起眼部病症,正如《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所说:“外邪乘虚而入,入项属太阳,入面属阳明,入颊属少阳,各随其心之系,上头入脑中,而为患于目焉。”在眼科临床中,针灸广泛用于视网膜色素变性、各类视神经萎缩、上睑下垂、麻痹性斜视、视神经炎、假性近视、视疲劳、干眼症、弱视的治疗,往往能获得理想的疗效。
 
3. 针灸治疗哪些眼病疗效较好?
眼科针灸作为已用于几十种眼病。包括各种视神经疾病、晚期或术后青光眼,视网膜色素变性、眼肌麻痹、上睑下垂、眶上神经痛、弱视、假性近视、视疲劳、干眼症、眼睑痉挛、小儿眨眼、迎风流泪等;同时对血循不良、各种生理功能衰弱的慢性眼病也往往能获得理想的疗效。
 
4 常用的眼科针灸方法有哪些?
眼科针灸方法较常见的有针法、穴位注射、耳压等。针法常用毫针。将针剌入穴位后,通过提、插、捻、转等手法,使患者局部出现酸、胀、麻等感觉,即得气,它用于大多数眼病的针灸治疗。
穴位注射就是将药物注射入某些特定的穴位,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如太阳穴注射治疗色素变性、视神经萎缩、眼外伤等。
耳压是将王不留行籽埋于耳内相关的穴位,使穴位能长时间得到良性剌激,一般对于不能接受针灸的儿童。
 
5. 眼科怎样选穴治疗眼病?
眼科针灸取穴主要以眼周围的腧穴为主;同时根据全身情况与眼病直接有关者,可适当采用五腧配穴法等配以体穴治疗。
 
6. 眼科针灸的操作手法有什么特殊要求?
眼周穴位血管丰富、周围组织疏松,极易引起肿胀、球后出血,因此历代医家都不主张施行手法。眼周穴位只要求轻度提插法进针,小幅度、轻慢捻转,进针时采用夹持进针法,剌入时应针身垂直,如遇阻力,不可勉强进针,得气后,可留针10-30分钟,起针时应轻提轻退,并迅速将消毒棉球按压在皮肤上约3-5分钟,以确保无球后出血。
 
7. 眼病的针灸治疗疗程一般有多长?
根据病情不同,治疗时间也不同。一般对于外眼病,治疗时间较短。如麦粒肿耳尖针剌放血一次即可;迎风流泪温针针剌3-5次即可;眼睑痉挛、麻痹性斜视、眶上神经痛、假性近视、视疲劳等,一般治疗最短1-2个疗程,最长3-5个疗程,每个疗程10次。对于内眼病、慢性病,一般起效慢,疗程较长,病情易反复。如视神经萎缩,色素变性一般治疗约3-6个月。
 
8. 眼病针灸注意事项
消除紧张心理,放松肌肉。针刺治疗对人体无毒、副作用。过饥、过饱不宜进行,以免发生晕针。根据不同病情选择舒适体位。针刺过程中不能随意改变体位,以防断针。眼睑肥厚或眼局部有病损者,宜慎用眼针。
 
9. 晕针的处理
针刺治疗过程中如有头昏眼花、冒冷汗、呼吸短促等不适,这是晕针的前兆。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使患者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仰卧片刻,给饮温开水或糖水后,即可恢复正常。重者在上述处理基础上,可刺人中、内关、足三里、灸百会、关元、气海等穴,即可恢复。
 
10.“熊猫眼”不要怕
        
眼区穴位特别是睛明穴周围血管丰富、组织疏松,针刺时极易出血,引起所谓“熊猫眼”。其实“熊猫眼”并不可怕,是由于针刺时引起小血管破裂所致,一般一周左右即可消退。方法是:发现有出血想象及时压迫眼球3-5分钟,48小时内尽量冷敷,可起到止血和避免再出血的效果,48小时即可热敷以加速其吸收或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