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匠心】周佳玮: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周佳玮,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视功能损伤与修复研究组PI,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11年取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学博士学位,随后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眼科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白求恩大夫曾经工作过的医院——维多利亚皇家医院,他对“成人弱视”这一世界难题进行了5年的研究工作,并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科研进展。作为麦吉尔视觉研究所同期最优秀的博士后之一,他曾被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健康研究院采访并将其事迹刊登在该院2015年度的年报上。
2016年,周佳玮博士被温州医科大学以第二层次人才引进为眼视光学院的学科带头人,成为该学院目前最年轻的研究员、课题组负责人,给眼视光学和视觉科学方向带来了更多的“气血”和“闯劲”。在他的带领下,一个充满激情、奋发向上的青年科研团队已经初具规模。
基础与临床结合,错位发展
作为我院85后海归教师的代表,他立志将视觉认知科学与眼科临床相结合,以解决诸多视功能性眼病问题。视觉认知科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涉及到脑科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神经生物学、眼科学、视光学等学科。在我国,相关方向的研究者大都集中在心理学研究领域。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科错位发展的历程给了他很好的启发,因此在决定回国工作之时,他放弃了中科院百人计划和985高校正教授的工作机会,选择来到眼视光医院发展,看重的就是基础与临床结合,错位发展转化视觉认知科学的前景。
视力表是眼视光医院最有显示度的成果之一,视力表测量的是人的视锐度,可以认为是一种狭义的“视力”。目前,周佳玮博士带领团队与多个临床科室结合,进行不同眼病患者视觉认知功能损害的精准量化与修复的研究工作,为提升患者宏观的“视力”, 实现“看得更清楚、更舒服、更持久”的视觉认知状态而不懈努力。此外,他还积极推动视觉认知科学与光健康、显示健康等领域的合作,拓展转化视觉认知科学的外延。
眼到、心到、口到、手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名言是周佳玮博士的座右铭,同时也是他对团队的要求。无论是做科研,还是做人、做事,不光要“眼到、心到、口到”,更重要的是“手到”。“主动性”是他与团队成员强调的最多的词,“不要仅仅是思想上的巨人,更应该是行动上的巨人。”他说,“每天都要做些实在的事,每天都要有进展。无论是做PI,还是做学生,学校的要求只能是我们的及格线。”他就是这样要求团队人员,更是这样要求自己。
在科研方面,入职两年来,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NeuroImage(中科院一区)、Proc. R. Soc. B(Nature Index期刊)、IOVS(眼科学TOP)等期刊上累计发表了14篇SCI论文,提前3年完成了医院对他的考核任务。此外,还以首席客座编委(Lead Guest editor)的身份,组织完成了Neural Plasticity杂志(中科院二区)的专刊Visual Plasticity in Adults。担任过法国国家研究部眼科领域的基金外审专家和IOVS等多个杂志的审稿人。他在知觉性眼优势度领域的研究成果还入选了2017年度眼视光学组⼗十⼤大科研亮点。
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他积极拓展了与加拿大McGill大学眼科学系等单位的合作。McGill大学眼科学系系主任Leonard Levin教授、视觉研究所所长Robert F. Hess教授、课题组长Kathy Mullen教授等人先后访问我院,并担任我院客座教授和《Eye and Vision》杂志编委会成员。
在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他指导的青年教师姚志模(助理研究员)获得了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指导的青年教师何治芬(实验员)获得了温州市公益项目一项;指导的硕士生王永华获得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一等奖、高视远望科研奖学金和2018年省优秀毕业生等荣誉。
周佳玮正在用自己的行动更好地融入了眼视光这个大家庭,也更好地推动了视觉认知方向与医院临床研究的结合。
上一篇文章: 【寻访匠心】胡其科:医院的护卫者
下一篇文章: 【寻访匠心】池在龙:全心为匠 艺技显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