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周围长了“脂肪粒”,会自行消失吗?
“你看我的眼睛下面长了什么?小白点摸上去硬硬的,真是太难看了。”一位女士苦恼地指着她脸上的“新成员”说道。这些白色小颗粒究竟是什么?好像是一夜间冒出来的,无端密布在眼睛四周。
很多人下眼睑皮肤上经常会冒出一些白色小颗粒,还给这些颗粒起了名字叫作“脂肪粒”。其实,“脂肪粒”的学名是粟丘疹,属于皮内小囊肿。事实上,“脂肪粒”反映在每个人身上的症状都不尽相同,有些会被慢慢吸收,有些会长时间存在,很难自行脱落。那么“脂肪粒”是如何形成的?又如何处理呢?
粟丘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常见于面部,尤其是眼睑及其周围,颊和额部, 表现为1~2毫米大小的白色或黄白色丘疹,表面光滑。粟丘疹是起源于表皮或附属器上皮的良性肿物或潴留性囊肿,性质实际上是皮脂腺囊肿(俗称粉瘤)。
粟丘疹的形成是由于皮脂腺开口堵塞,分泌的皮脂不能正常排至表皮,从而堆积于皮肤表层内,形成白色颗粒。因为眼睛周围是全身最薄的皮肤,约0.07毫米,皮脂淤积形成的囊肿主要向皮肤表面发展,最终在皮肤表面清晰可见。
1.化妆品使用不当:据权威医学研究表明,没有任何一种化妆品的成分会直接导致“脂肪粒”。但是,“化妆品成分伤害→皮肤受损→继发脂肪粒”的情况却不少见。所以,判断眼霜等化妆品、护肤品是否会造成“脂肪粒”,与其错误地关注滋润度问题,不如关注其成分是否刺激和容易导致过敏等因素,尽量减少化妆品、护肤品成分伤害导致的肌肤受损。
2.身体内分泌失调:内分泌失调引起脸部油脂过多,同时清洁不到位,出现油脂颗粒。
3.经常食用油腻的食物:长期吃油腻的食物会使皮肤的分泌物变得更加黏稠,不利于排出,逐渐堆积在皮肤里就会形成“脂肪粒”。
4.脾脏虚弱:在中医里,“脂肪粒”被解释为一种痰湿。脾脏虚弱的话脂肪就难以被代谢,出现“脂肪粒”的可能性较大。所以脸上很容易就长“脂肪粒”也是脾脏较虚弱的一个表现。脾虚还有一个表现就是皮肤脂肪比较松散不紧实。
5.错误的保养习惯:在日常护理过程中,过度使用磨砂膏等去角质产品,或频繁化彩妆等,会在皮肤表面形成微小伤口,皮肤在自行修补的过程中,形成了小囊肿,长此以往就会形成“脂肪粒”。
1.滚鸡蛋疗法:
由于眼周区域呈寒湿状态,所以局部滚鸡蛋是有效果的。需要先将鸡蛋(不要用其他蛋)煮熟、晾温,鸡蛋可以煮久些(15分钟以上),出锅后可晾温一点先带壳在眼周区域滚(包在纸巾内隔热),稍凉后剥壳滚。鸡蛋凉后,当天可重复加热后再用。值得注意的是,热敷会使毛孔打开,之后要特别注意保暖,防止寒气侵袭,用过的鸡蛋直接扔掉,不要再吃。由于个人体质、操作方法等不同,效果可能存在差异,如果无效,就不必继续用这个方法了。
2.针挑法:
如果“脂肪粒”比较多或者比较大,影响美观的,建议去专业、正规的美容院或医院祛除,不建议自行操作。
具体操作大致如下:皮肤要用碘伏消毒,用消毒好的针具刺入脂肪粒一定深度,然后挑开表皮(长度要足够),用两个消毒棉签相对挤压“脂肪粒”底部就可以将其挤出。用碘伏再次消毒,24~48小时内不要弄湿伤口,以防感染。
3.激光治疗:
“脂肪粒”的性质决定了挑出后可能还会复发,因为只挑出了囊肿的内容物——皮脂,而分泌皮脂的囊壁并没有去除,经过一段时间皮脂的蓄积,又出现“脂肪粒”,预防复发则是很难。除非采用二氧化碳激光来祛除“脂肪粒”,把表面的皮肤烧灼破,挤出里面的组织,然后再把囊壁烧灼掉来预防复发。治疗后1周要做好防护、护理,避免接触水,避免大量运动出汗,避免桑拿,避免痂皮撕破,让其自行脱落,注意防晒,恢复以后伤口基本上不留坑。
此外,要预防脂肪粒,平时应该注意眼部的清洁,并选择无刺激性的洁面产品。注意保持面部清洁,选择合适的眼霜,不让多余油脂堵塞毛孔。使用眼霜时,不能用力,要轻轻地按摩,使皮肤充分吸收。眼睛周围的皮肤较薄,所以在使用祛角质产品时,注意避开眼睛周围,以免使眼部皮肤出现小伤口。
整形美容科医生门诊时间:
陈熙(副主任医师):周三全天
倪建新(副主任医师):周二、周日全天
陈犇(主治医师):周六全天
朱秀影(主治医师):周一上午,周三、周五全天
周胜杰(美容主诊医师):周一下午,周四全天
咨询电话:88068800
上一篇文章: 为什么有些小朋友配戴OK镜效果不明显?
下一篇文章: 眼角膜上的绷带——治疗用绷带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