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温医大眼视光医院:“三色”文化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
“党建引领锚定方向,创新驱动突破壁垒,公益筑基温暖民心。”4月9日,在2025健康中国·医院院长研讨会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党委副书记陈先建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医院通过构建“党建文化引领、创新文化驱动、公益文化筑基”的生态体系,将红色基因转化为发展动能,融合发展党建红、创新金、公益蓝,走出了一条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之路。
陈先建介绍,医院创新构建战略、治理、落实三大党建体系:顶层设计上,对接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温州模式”;机制创新中,组建医疗、科技等五大示范党支部群,实施四大党建工程;队伍建设方面,建立量化考核体系,以干部能上能下机制激发担当作为。这套“组合拳”让医院累计斩获7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党建荣誉。
从缪天荣教授“一支笔一张纸一把尺子”发明国家标准对数视力表,到开创眼视光学科,到建成眼健康全要素产业平台,医院将“变不可能为可能”的精神刻入发展基因。“我们瞄准的是‘人有我无’的空白领域。”谈及中国眼谷建设时,陈先建说道,医院以“36个产业集群+6大黄金赛道”的布局,破解高端医疗器械依赖进口困局。面对初期的招大引强等难题,创新“海外研发+温州转化”模式,吸引国际巨头共建研究院,带动产值超177亿元。如今,这座科创高地已注册科技企业284家,成为国家眼健康战略的重要支点。
“公益不是单方面施与,而是师生共进、全社会联动,构建可持续的‘造血’体系。”陈先建表示,自2012年启动“川藏青光明行”公益项目,2000多名志愿者12年间累计行程200万公里,为川藏青地区17个县的近4万名群众建立眼健康档案,完成复明手术近万例。项目通过系统性医疗帮扶,目前已在当地建立11家眼视光中心和8个远程诊疗平台,培养了那曲首位能独立开展白内障手术的藏族医生索朗扎西等一批当地眼科医生,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在眼视光医院的文化生态中,党建红、创新金、公益蓝既各具特色又深度融合。党委将文化建设纳入医院章程,建立文化品牌培育专项基金,通过“明眸文化节”“创新成果展”等活动实现价值传导。数据显示,近三年科技成果转化到账金额年均增长133.8%,合同总金额突破2.28亿元,形成“红色引领催生金色成果,蓝色情怀反哺红色初心”的良性循环。
“文化如雨,润物无声。”陈先建表示,医院将持续深化三色文化生态建设,以“中国眼谷”建设为抓手,打造世界级眼健康科创高地,为健康中国战略贡献更多“光明力量”。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